與楊昌俊老師所著《悲喜人生》這本書見面已經(jīng)是第二次了,再次拜讀之下,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去掉了第一次閱讀時的“模糊”,留下了第二次的“通徹”。本書為讀者朋友們再現(xiàn)了作者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的大半生,一個個精彩又真實的故事至今依然歷歷在目,讓我感受到了一位堅強長者的璀璨年華。這本《悲喜人生》與《平凡的世界》有相同之處。作者總是可以用平實質(zhì)樸的語言給讀者以心靈的沖擊和震撼,其獨到之處相信是用語言難以去準確描述的,需要你們一遍一遍的品讀,方可真正了解其語言之精妙。
作者出生在20世紀四十年代初的舊中國,那個時代的生活對于我們現(xiàn)今的大學生來說,只有在歷史課本、影視劇亦或是祖父輩那里才能有所了解。在書上、影視中亦或父輩人的口中,我們都知道那時的生活艱苦,然而在作者筆下,并沒有將那個年代的“苦難”過于放大,往往寥寥數(shù)筆,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為了多打點糧食,母親天不亮早早下田鋤草,施肥(家糞),晚上還要熬夜紡紗織布,給我們做衣做鞋襪”, 這是書中對于一個勤勞婦女的描述。食不果腹的時候,作者還要跟著奶奶去沿街討飯,一句“去,去,一邊去。臭要飯的,快走。”一個鮮明的社會階層對比側(cè)面烘托出了一個時代的特點。社會階層的鮮明對比從側(cè)面烘托出了這個時代的特點。這不僅刺痛了作者幼小的心靈,相信也擊蕩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禍不單行,緊接著作者的母親也去世了,這無疑對作者來說更是難上加難,痛上加痛。可作者并沒有因此停滯不前,你難以想象后來戰(zhàn)斗在中尼國際公路,搶修國防公路,奮戰(zhàn)在拉薩貢嘎機場,修建北京地鐵,最后奮斗在文教戰(zhàn)線,退休后依然發(fā)揮余熱的竟是那個曾經(jīng)討飯的孩子吧!是的,就是他,那個曾經(jīng)沿街討飯的、被人瞧不起的孩子。時代造就英雄,苦難造就強者。作者雖是平凡的人,但苦難塑造了他,使他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相信他的經(jīng)歷會觸動你的心靈。
苦難的童年生活是作者無法選擇的,但是充實的精神世界作者卻一直在努力尋找,也因此成為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的一名學生,正因為有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沉淀才有了《悲喜人生》的問世。“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正是作者一生的寫照。如今的你,或許是在高樓大廈里面無憂無慮地享受著美好生活,或許是在貧困山區(qū)里勤奮學習想著有朝一日定要走出大山。是的,我們的出生自己無法選擇,我們的父母自己無法選擇?墒怯幸稽c我們可以選擇,那就是自強不息。
如果你有幸生活在物質(zhì)條件豐富的家庭里,請不要嘲笑那些現(xiàn)在還不如你生活水平的人。因為,人生來平等也不平等,那么,選擇怎樣去度過就顯得更加重要。你還是那個“媽媽,他是農(nóng)村來的,土老帽一個,我不要跟他玩”的孩子嗎?1991年,一張“我要上學”的照片,讓中國人記住了那雙大眼睛,后來,14歲時,他成為了最小的人民大會堂里的與會代表,2007年,成為北京奧運會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她就是出生于普通農(nóng)家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所以說,苦難是可以成就一個人的。
如果你擁有健康的體魄,請不要嘲笑或是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身患殘疾的人群,天生或是后天無關(guān)緊要。當你在開車時遇到一位帶著導盲犬的主人過馬路時,你是否等待了幾分鐘讓其先行通過?有或沒有,皆是選擇,而對于這類群體來說,他們也有選擇,有的選擇自暴自棄,那么陪伴他們的不僅有生理上的殘疾,還有心理上的殘缺。還有的則選擇了笑對人生,是的,他可以向世界驕傲的宣告:“我沒有雙手,我可以用腳來寫字;我是侏儒,我娶到了老婆,而且不離不棄;我眼睛看不見,我依然可以彈琴唱歌......”相比之下,如何去選擇生活是一個人良好心態(tài)的體現(xiàn)。
與作者相比,我已經(jīng)很幸福了,可我有時候還用自行車來打趣。初中時候,別的同學的自行車都是新型自行車,而我的卻是父親20塊錢在廢品店買回來的,那是一個沒有橫梁的老式自行車,然而當初的我卻一味的攀比,責怪父親不給我買新自行車。一想到這里,我就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后來,這個自行車陪伴我度過三年初中生活,成為了我初中時代的一個“好朋友”,它雖然其貌不揚,可是它圈大,速度快,我不用提心吊膽別人惡作劇,給自行車放氣,即便放在車棚不用上鎖也不用擔心它會丟失。也是它陪伴我上學回家,把我送到了重點高中,F(xiàn)在它已經(jīng)渾身布滿灰塵,我也不再騎著他它上學下學;而父親也像它一般,隨著年華的逝去不再年輕。與其說是自行車,倒不如說是良苦用心的父親,他生活簡樸,從不計較吃穿,以身作則,教會了我什么是勤儉,什么是自強。生活不可能對每一個人公平,但我們卻有平衡生活的能力,那就是樂觀,那就是堅強。
如今,我們再也不用種地,不用除草施肥,更不用說是紡紗織布,沿街討飯了。面是現(xiàn)成的,雞蛋是現(xiàn)成的,衣服是現(xiàn)成的,就連美團外賣也是現(xiàn)成的,可物質(zhì)生活的進步并不意味著曾經(jīng)那個貧苦的時代就忘記了。我們?nèi)孕钁n念過去,仍需憶苦思甜。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艱難和坎坷,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自暴自棄,而要笑對人生,選擇用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不至于過于平庸和困苦。同時,我們還需要對那個時代充滿感恩,因為時代造就了英雄,造就了現(xiàn)在,也造就了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