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灘對我來說,既陌生又親近。說陌生,是因為這里曾經(jīng)是西安的一個國有農場,生產(chǎn)糧食、瓜果,與我所在的單位沒有必然聯(lián)系,說親近,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走入草灘,成為其中的一名建設者,并且一待就是五年。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個盛夏,我和朋友到草灘農場買西瓜,騎著自行車,順著魚塘旁的土路,再沿著大渠邊的石子路,叮叮咣咣地顛簸了兩個多鐘頭,才到農場。盛夏季節(jié),空曠的原野,高大的白楊樹,風兒吹過,莊稼地里不時沙沙作響,雖是晌午,但不由得讓人心里忐忑不安,一路上,還要不時地回頭看看。那時的農場,職工住的還是低矮的土坯房,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世紀初期,我和朋友再次來到草灘農場,看到了一些變化,那條貫穿東西的大渠被改造成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令人驚異的是,當大多數(shù)城里人還居住在擁擠的筒子樓里的時候,這里的原野上竟然堆起了一棟棟二層樓的小別墅,小別墅和周邊一排排的土坯房形成鮮明的反差。
到了2008年,當我又一次踏上去草灘的路上時,它已經(jīng)有了一個頗具現(xiàn)代感的名字:草灘生態(tài)產(chǎn)業(yè)園。這一次,我來是因為要在這里工作。
當我漫步在被綠樹鮮花扮靚的園區(qū)大道上,呼吸著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看到座座高樓映入藍天白云之中的時候;當我站在渭河大堤上,極目遠眺,看大橋飛架,渭水東去的時候;當我欣賞夕陽西下,串串燈光延伸到天盡頭的美景的時候;當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張張洋溢著笑臉,用不同方言訴說著他們的快樂的人們,我不由驚嘆,這還是我記憶中的草灘嗎?
是啊,草灘變了,她已經(jīng)從一個樸實無華的村姑變成一個千姿百態(tài)的嫵媚少女。
在草灘的每一天,我都在激情和感動、向往和期盼中度過,在草灘的每一天,我都見證著這片熱土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受著那股發(fā)展的強烈氣息,欣賞著工業(yè)化、城市化為草灘注入的新活力,帶給草灘的新景象。
那些懷揣夢想,志存高遠的熱血青年,用夜以繼日的心血和豐富的知識描繪草灘未來的藍圖,那些來自天南海北的建設者們,用滾落的汗水和肌肉的力量澆注著他們的杰作,所以,如蜘蛛網(wǎng)般的道路不斷向遠方延伸,把草灘和世界拉近,所以,博士力士樂、布勒、康師傅等500強企業(yè)遠渡重洋地趕來了,所以,江蘇雨潤集團不惜投資百億在草灘開辟新的市場,所以,中電集團、中科院要在草灘發(fā)展智慧產(chǎn)業(yè)。二十多平方公里的草灘已經(jīng)成為每一個弄潮兒搏擊風雨、創(chuàng)造人生輝煌的人生大舞臺。
在草灘,我曾經(jīng)和企業(yè)老總們促膝交談,傾聽著他們綻放的理想和宏偉的目標,和他們一起追逐夢想。
在草灘,我也和新的朋友們把酒言歡,在醉意中放歌“再給我人生500年”,盡情抒發(fā)人生的豪邁。
五年,一千七百二十五天,這是我人生中最激情燃燒的歲月。
五年,我認識了經(jīng)開,為作為一名經(jīng)開人感到自豪,我認識了草灘,為作為一名草灘人感到驕傲。
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在渭河之濱,一個國際化、現(xiàn)代化、生態(tài)化的濱河新城必將崛起,那時候,我和草灘還有個約會,草灘,你還認識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