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人們對濟南的評價。今年暑假來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前天剛說要看看泉城景色,今天我和妻子就已乘高鐵歷時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山東濟南。 出了濟南西站,廣場上有幾處青銅塑像——幾匹駿馬拉著古代的馬車,一朵荷花被圍繞在噴泉中央,突出了濟南的歷史和人文特色。然而,這樣的景色并未讓我們的腳步有所停留,匆匆趕到在網上訂好的賓館放下行裝,便正式開始了泉城之游。 首先,我們來到了趵突泉。令我們沒想到的是,天下第一泉的景區(qū)就在城市的中央。一個不太顯眼的景區(qū)門口,隱藏在林立的商鋪之中,若不是當地人熱情地指點,想要找到還真有些困難。不過,進入景區(qū)北門,立刻便換了模樣,泉水淙淙,翠竹掩映,夏日的暑氣立時不見了蹤影,真是“一步繁華半步景”,景區(qū)內的寧靜與景區(qū)外的繁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緣溪而行,踏一條幽靜小路,路邊垂柳陰陰,樹下泉水叮咚,水中水草搖擺,游魚伴舞,讓人有身處江南水鄉(xiāng)之感。轉過幾處曲折小橋,便來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許是連日的高溫干旱,泉水并不如老舍筆下的壯觀,不過卻也不斷地噴涌翻騰。倒是其中的幾處小泉,確如先生筆下的婀娜,如水之沸,如氣泡之輕舞,細細觀之,細細賞之,細細品之,讓人不禁為大自然構思精妙而感嘆。正欲依依不舍離開之際,妻子發(fā)現泉邊有一個小亭子,亭中有一石做荷葉,葉上有石蛙、石蟹等小生靈,在吐出細細水流,很多人圍著用礦泉水瓶子灌水。問邊上的工作人員,他們說,這是趵突泉的泉水,可供游人品嘗。妻子好奇地用礦泉水瓶接了一些,泉水清涼,細品有些甜味,她邊走邊說:“能飲天下第一泉之水,便不虛此行!” 公園并不算大,我們從北門進,又轉回到了北門,兩個小時就游覽完畢。若說再有特色便是李清照故居,許是對寫作略有愛好,易安居士的許多詩詞我都讀過。無論是:醉花陰的婉約纏綿,還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慷慨激昂,都讓人心馳神往。訪先生故居,更體會了一代詞人“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之意境。 游園時還有一段下插曲,也加深了我對泉城和泉城人的好感,本來我們在網上已經查好的路線是從東門出去,坐一站公交到達下一景點——五龍?zhí)丁?稍谖覀兿蚓皡^(qū)工作人員詢問東門怎么走時,景區(qū)工作人員熱情地詢問了我們的游覽情況和下一站的路線,指點我們依舊出北門出去左轉,往前走大約50米,馬路對面就是五龍?zhí)毒皡^(qū),省去了我們在烈日下等車之苦。五龍?zhí)毒皡^(qū)依舊以泉水為特色,許多景物與趵突泉景物相似,也是“處處泉水步步景,垂柳依依伴清風”,是個消暑納涼的好去處。 晚餐便選在近處的小吃一條街——芙蓉街,物價不貴,和我們這里大致相同。濟南的人很熱情,邊吃邊與我們攀談。在攀談中我們得知,濟南的領導很重視“泉”文化,城中沒有高樓,沒有地鐵,都是為了不破壞這眼眼清泉,久而久之,政策深入人心,人人護泉,人人愛泉,便成了一份責任,一份義務。 第二天,我們游覽了久聞其名的大明湖。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紫薇的一句話“皇上,您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讓大明湖聞名天下,也引得無數人遐思神往,讓我們吃驚的是大明湖景區(qū)居然是不收費的。漫步園中,可以盡情品味歌頌泉城的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圍繞大明湖,小徑清幽,小院典雅,小舟與畫舫游弋湖上。湖中荷花盛開,或紅、或粉、或白,四面各不相同,與藍天、碧水、小橋、古亭相襯,別有一番滋味。當然,夏雨荷與皇上的愛情成了這里的一張名片,許多商店都沾了這張名片的光,如:雨荷茶亭、雨荷涼粉……,真不知乾隆到此會不會有些迷惘,現在的廣告效應也無可厚非,不過是一笑罷了。路過藕神廟進去參觀,不想卻遇見了熟人,原來這里的藕神姑娘竟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因那一句“誤入藕花深處”之名句,竟被無數藕民供奉,這也是宋人對文化的一種崇拜吧! 兩日的泉城之旅,在留連與遺憾中匆匆結束了。泉城——一座環(huán)保、優(yōu)雅與熱情的城市,這便是我對你的印象。
天津市薊州區(qū)第一小學 張海燕 郵編:301900 電話:1301134129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