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鞭炮聲響,又是一個新年。
新年對我來說現(xiàn)在已沒有多少意義,我那親愛而一生多舛的母親那年卻沒有等到新年,她在2003年的新年前夕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們,走完了她生命66年的歷程。為此,從我人生44年開始都是沒有母親的新年。
孩童時代的新年我至今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那時家里雖然父親一人工資養(yǎng)家,日子過得比較急窄,但母親會操持,過年時總是把家到處打掃得干干凈凈,將煙薰黃的墻壁糊上報紙,讓家到處有新年的氣象。還用平日省吃儉用的錢辦好年貨,一定還要給我們姐弟做上件新衣服,為的是不讓我們在人家孩子面前感到寒磣。除夕的年夜飯,母親會包好餃子,燒上一個有豆腐、豬血、粉絲、大白菜等一起的大鍋菜,那時這是我家最好的年夜飯菜。在昏黃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年飯,歡聲笑語,過年家的歡樂、溫馨的氣氛油然而生。吃完年夜飯,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母親早早地收好碗筷坐下來,我們姐弟總是依偎在母親身邊,吃著母親炒好的花生、豆子、葵花籽,以及炸好的糍片等,聽她給我們講很多她小時候在江蘇蘇北老家過年貧苦和同哥哥姐姐一些過年有趣的事情,講她1歲沒有父親,8歲沒有母親,過年常常是地瓜葉子煮了填飽肚子。母親很有點說故事的才能,說著說著淚花都在眼中打轉(zhuǎn),讓我們都難過起來。每次講得都讓我們?nèi)朊裕想聽下去,直到后半夜我們困倦要睡了為止。
兒時的新年總是讓人回味,特別是新年母親的撫愛讓我永留心中,以至讓我孩童時總是盼著過新年,盼著那份溫馨和歡樂。
后來我大了,結(jié)婚成了家生了孩子,與母親分開過日子,但每年大年三十除夕夜一家三口一定會到母親那里過年。母親會提前很多天買好菜,然后炒、煮、燉、煎、炸,搞得年夜飯很豐富,母親是把對兒女的全部情愛都傾注在這頓年夜飯上。吃飯時,一家三代坐在一起,母親會不停地往我們和孫女碗里夾菜,嘴里不住地嚷道:“嘗嘗這個,你小時就喜歡吃的!”“你吃這菜,好吃不!”聽了這親切的話語,一股暖流充溢我們心間,仿佛又回到童年過年的情景。母親用她那慈愛的目光看我們吃得又香又甜,一種滿足的笑容浮現(xiàn)在她那滿是皺紋的臉上。飯后家人照樣坐在一起聊天,母親會拉過孫女問長問短,臨走時會將她做的菜肴裝好讓我們帶回去,好讓我們春節(jié)期間不要買菜吃。
這就是母愛,她一生一世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女,無論兒女年幼還是成人,都一直籠罩在她的關(guān)愛之中。
光陰荏苒,時間似水。1989年5月31日母親突患腦血栓,造成左半邊身子癱瘓。沒過幾年又第二次中風(fēng),右邊身子也癱瘓了,而且長期糖尿病引發(fā)了眼睛白內(nèi)障,導(dǎo)致雙目慢慢失明了,她的晚年從此生活在黑暗中。從她病起,姐姐就代替了母親每年操持年夜飯,一家人照樣坐在一起過新年,一樣有過年的歡樂。母親每次坐在那里也很興奮,過年祖孫三代的團聚讓她暫時忘卻的病苦,喚起了生活的信心。我們也會盡可能地讓母親高興一些,陪她講話,說些有趣的事讓她聽,讓她享受過年的幸福。
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一直到2003年,有母親的新年總是讓我歡樂。那時,我從沒有想過沒有母親的新年會是什么樣的情景……
又是新年,又過除夕,然而上蒼無情,讓我母親過早地離開我們而去,今年又是一個沒有母親的新年。外面細(xì)雨綿綿,天氣陰寒,別家賀年的鞭炮聲此起彼伏,而我家中冷冷清清,沒有一點過年的喜氣。我也沒有一點過年的心情,心比外面的天氣還冷。我默默地佇立在房中母親的遺像前,久久地,久久地,心中無限悲苦。想起母親苦難的一生,想起母親在時的音容笑貌,想起母親給我的愛撫,想起兒時過年的溫馨和歡樂,想起母親最后的日子,想起母親去世那年過年時說過的一句話:“我恐怕過不了明年的年了……”我的心一酸,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母親本應(yīng)象千千萬萬老人一樣,有著幸福的晚年,能享天倫之樂,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個新年。然而這已沒有可能了。新年,家中沒有母親,就沒有了喜慶。
沒有母親的新年好苦,母親是我一生最親最愛的人。她一生維系著家庭的幸福、歡樂,維系著兒女的情感、希望,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所以我只能在此遙祝母親在天國:新年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