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楹聯(lián)。
它點綴在暖暖的色彩上。有的筆筆規(guī)范,字字平穩(wěn),宛如一座座沉穩(wěn)的大山屹立于萬仞之上;有的流暢自由,雍容婉暢,如美人嬋娟拂袖起舞于華麗雅堂;還有的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風,書韻自高;更有清秀飄逸者,奔放灑脫 如龍飛八荒,鳳戲瑤池。我驚嘆,我高呼:哪一種文字有如此之魅力?
我愛楹聯(lián)。
它源于生活,又塑造生活。
從周夏、五代十國源源而來,歷經(jīng)多少歲月,卻越貼越盛,從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到一般婚嫁生日,從百姓的家門到莊嚴的會場,時時都有,處處可見。尤其是一到歲末,“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它貼在閭巷,閭巷生異彩;它掛在高樓,高樓添威嚴。它紅遍大江南北,海峽兩岸,天涯海角。繪成的畫面是那樣熱烈,營造的氛圍是多么和諧,給人們帶來了慰藉、期盼和無以言表的愉悅。面對它,難道你看到的還僅僅只是幾個文字在紅紙上的綴連嗎?不,它早已成為一種信仰,一縷國魂,一道特殊的風景。
我愛楹聯(lián)。
它讓千千萬萬個家庭匯聚一堂,獨享天倫之樂,編織動人之歌;它讓九州八荒聯(lián)為一體,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構建美麗家園。有了它,九歲頑童可站在路中用“腳踏磊橋三塊石”攔阻皇上;有了它,平頭百姓可用“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抒發(fā)情懷。“茶香詩里味,亭小畫中游”是淡雅中的詩情畫意;“長長長長長長長,行行行行行行行”是閑適中的戲謔……我想拂袖高歌,高歌楹聯(lián),我要振臂吶喊,吶喊中華民族之文化?墒窃~匯再美也無法描繪那豐富的內涵;音符再響也總難吟頌出那旋律的深意。出出對對都是趣;平平仄仄皆有情。
休閑時自呤“山風撫草徐徐綠;夕陽映花點點紅”;課堂上拈個出句“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其情暢暢,其樂融融。早晨,升旗后,俯賞旗桿下池中游魚,仰瞻空中國旗飄揚,目睹天關山下的這所私立學校能雄傲于溫州市教育界之熬頭,聯(lián)想到新世紀國力不斷增強的現(xiàn)實,偶作一聯(lián):“魚游水底尋江闊;旗樹池前傲天藍。”晚上,站在藍樓高處觀夜景,聽著布谷的鳴叫,感覺此時此景既有繁華都市的流光異彩,又有大山深處的靜謐甜美,于是又作一聯(lián):“萬燈競彩笑星月;一鳥頌春動地天”。節(jié)日,擬副對聯(lián)用手機發(fā)給遠方親朋摯友以祝愿;平時,打幅對聯(lián)給網(wǎng)友以抒懷。文字那樣簡潔,寓意卻多么深長。試問,哪一種文字表意能如此淋漓酣暢?
我的獨鐘感染著學生。他們中有些人也漸漸地愛上了對聯(lián)。于是,我開設了對聯(lián)課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正對,反對,流水對”。真是音韻激起千層浪,平仄打破九重天。課堂比以往增添了許多活力。
我愛楹聯(lián),楹聯(lián)是民族文化之精華;我作楹聯(lián),楹聯(lián)是自我陶醉之靈魂;我教楹聯(lián),楹聯(lián)是傳承文化之橋梁。
淡淡的韻味濃濃的情,濃濃的情喲永恒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