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12月15日舉行,我校二年級學生多數(shù)參加了此次考試?荚囘^后不少同學向我反饋考試的心得,綜合反饋信息,筆者覺得除去聽力這一傳統(tǒng)弱項,翻譯部分依然值得探討。
以2018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第一套題為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現(xiàn)在的確離不開手機了。他們中的許多人,包括老年人,都使用手機應用程序保持聯(lián)系并拓寬朋友圈。他們也用手機購物,查找信息,因為手機便于攜帶。此時,使用手機應用程序通信比傳統(tǒng)電話便宜。然而,這種新趨勢導致人們在社交時過度依賴手機。事實上,一些年輕人已經變得十分上癮,以至于怠慢了與家人和朋友面對面的交流。其中考察的語言點包括:越來越多 more and more/an increasing number of..., 手機mobile phone, 應用程序app(application), 老年人aged people, 保持聯(lián)系keep in contact/touch, 朋友圈friend circle, 手機購物phone/online shopping, 依賴depend/rely on, 上癮addict to,面對面的face-to-face, 如此...以至于... so...that...句型等。
我們可以得出如下信息:1.考試越來越“社會化”,話題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體現(xiàn)英語作為一種學習工具的本質性,即語言為生活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類服務。2.充分體現(xiàn)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意義。從題目中我們不難看出,“手機、朋友圈、程序、手機購物”這些都是平時上課提及較多的詞匯,本次成為翻譯考試的hot words. 3.翻譯還是以詞匯和句型為主要考察點,難度適中,無超綱內容。
結合考試特點,筆者認為制定科學而實際的應考方式非常重要:第一、日常英語學習一定要“現(xiàn)實”,重點注意常見的社會化詞匯表達。在手機和互聯(lián)網普及的今天,同學們完全可以使用一些優(yōu)秀的英語學習APP,比如有道翻譯,滬江英語,這些軟件每天都會更新學習材料,內容豐富而新穎,比書籍更新速度快得多,更有趣也更加結合現(xiàn)實生活。第二、課本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是制勝的保障。翻譯部分的核心考察理念還是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應用,即詞匯和基本表達。如果詞匯“不通”或者詞匯量有限,或者基本表達都不清楚,常見的句型也不了解,做翻譯肯定會“捉襟見肘”。第三、漢語和英語的差異性決定了翻譯以“意譯”為主。在平日的英語學習和練習中,很多同學在翻譯句子時會覺得生硬,甚至自己都覺得搞笑,不符合語言習慣。主要是同學們做為英語的初學者,多數(shù)都是采用詞對詞的直譯,沒有以目標語的語言習慣作為主要衡量標準。第四、單詞拼寫和手寫體hand writing同樣重要。翻譯與寫作部分是“白紙黑字”,在大多數(shù)是客觀選擇題的試卷中,翻譯和寫作顯得尤為難得和重要,單詞拼寫錯誤和潦草不清的手寫體都會影響分數(shù)。
綜上,筆者嘗試將上述段落翻譯如下,與大家一起探討:Nowadays, more and more Chinese can't live without mobile phones. Many of them, including aged people, use phone apps to keep in touch and make more friends. They also use phones for shopping and searching information since phones are easy to carry. Besides, the communication by mobile apps is cheaper than that by traditional phones. However, the new trend results in a fact that people rely on phones too much. In fact, some young men have become so addicted that they ignore th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