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其乒乓球運動水平一直是世界一流的,在世界大賽上屢創(chuàng)佳績,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民間乒乓球運動的開展。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可以說是普及度最廣的一種體育運動,但大多數(shù)乒乓球愛好者和學校里乒乓球選修課上的學生在練習時,往往忽視了乒乓球步法的練習。誤認為打乒乓球只是手上的事情,與腿無關,所以在打乒乓球時站得直直的,或者不怎么移動,導致乒乓球運動水平不能快速提高。
專業(yè)運動員往往非常重視步法的練習,都認為三分打球,七分步法,步法是乒乓球運動的靈魂。所以,步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比賽中,對方想盡一切辦法給你制造麻煩,迫使你在身體移動不到位時處理來球,這樣往往會造成回球質量不高,給對方造成進攻機會,甚至對方直接得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快速移動到適宜擊球的位置,把來球高質量地還擊回去。
主動進攻時,要想打出高質量的球,光靠手臂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靠身體“壓”球,這個力量的源泉不在于手臂,不在于肩,而在于身體,在于步法移動之中,通過蹬地完成身體重心的移動,通過腰部帶動肩部、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指完成發(fā)力過程,也就是說只有步法的配合,才能打出高質量的球。
在打球的過程中,對方不可能等我們站穩(wěn)了,做好準備后再把球打過來,還會通過回球的快慢改變擊球的節(jié)奏來給我們制造回球的“麻煩”。我們也不可能等球過網了再通過步法移動到最佳擊球位置,這樣的話,專業(yè)乒乓球運動員也很難反應過來去很好地還擊,我們也只能下意識的通過肢體反應還擊來球,所以我們在打乒乓球時需要“預動”。也就是在打完一拍球后預測對方下一拍回擊球的落點,快速移動到位或者打完一拍球兩腳就得墊一下,以保證對下一個對方還擊的球位置上的到位。所以在打乒乓球時,我們時刻都在移動之中,并且能保證擊球的力量。比如拉了一個球,停一下再拉,就不會有大的力量,如果通過步法調整到合適的擊球位置,不間斷的拉球,就會打出高質量的弧圈球。所以我們要在打球過程中通過步法移動的調整位置和擊球姿勢,完成擊球的連續(xù)性。
靈活的步法也能夠保證擊球的命中率,有許多出臺球或臺內的半高球,很容易上手進攻,難度并不大,但總感覺無法起拍,所以造成回球失誤或回球質量不高,原因就是步法移動不到位,造成擊球位置不合適。如果長期不注意步法的訓練,會慢慢失去主動進攻的意識和能力,打法會變得保守起來。如果步法移動積極到位,就好像我們隨時做好進攻的準備,一旦有機會,就可以果斷起拍?梢,步法移動是否快速、準確、到位,不僅決定了我們能否正常發(fā)揮技術水平,也對正確的乒乓球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此,乒乓球練習中步法的練習很關鍵,我們可以借鑒專業(yè)運動員有關乒乓球步法的訓練方法,鼓勵同學們練習時加強步法練習,通過步法的移動來協(xié)調合理的擊球動作,來完成對擊球力量、速度、弧線、落點等的控制。只有良好的步法,才能有較高的乒乓球運動水平。
體育部:趙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