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大領域都在面臨著機遇與挑戰(zhàn),這其中也包括了教育領域。有人將人工智能視為威脅,有人將其視為工具;有人擔憂,有人坦然。人工智能到底是敵是友?今天聽了四川大學周加貝老師的講座,當初的一絲擔憂已經(jīng)煙消云散,更相信人工智能是教學上的友人而非敵人,應當合理運用助力教學而非排斥。
在以“融智慧,育新篇:多元人工智能在教學上的協(xié)同應用”為主題的講座中,周老師這位AI重度使用者,將人工智能靈活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且靈活地使用多個人工智能,揚長避短,讓其各顯神通。周老師主要介紹通義千問,文心一言,KIMI和百度文庫PPT助手這幾款人工智能產(chǎn)品及其特點,且展示了他的實際運用經(jīng)驗,人工智能這一新鮮事物在他的教學生活中立刻變身,既是玩具又是很好的工具,風趣幽默的講座中所給的都是他為我們探尋出來的一條路,像是在告訴我們,大膽的擁抱人工智能這一新鮮事物吧,他只會讓你的教學錦上添花,可見多元人工智能的協(xié)同應用為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過人工智能的輔助,我們能夠構建出更加智能、高效和個性化的課堂。
在此次培訓中最觸動我的是兩點,首先,作為一名大學教師,緊跟學術前沿且在教學上使用新鮮事物,無論是學術還是教學都是緊追時代的腳步,擁抱新鮮事物,多做思考,這才是對教學真的熱愛,同時也是作為一名大學教師的時代擔當。因此,平時在備課中多加探索和嘗試,不斷進步,與時俱進。其次,平時多加實踐,爭取在不同領域有所涉獵,做到跨學科的知識交融會是意見很有意思的事情,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同時也可以為自己的課堂增添新的精彩。
雖然人工智能會是一把雙刃劍,為教學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會有新的挑戰(zhàn)。但作為這個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正如周老師所說“師者自強,自己多用,當人工智能為我們解決了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后,百分之二十就是留給老師的,考驗老師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量的部分了”。我們當堅信,人工智能將在教育領域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理應讓教學擁抱人工智能,為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