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勝不驕,敗不餒;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不要因為小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我們從小就受到家長、老師的教育,要謙虛做人,低調(diào)做事;謙虛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也是進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而生活中處處能做到謙虛謹(jǐn)慎才是最重要的。
驕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對于那些以德性受人稱贊的人最懷忌恨。比如說: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位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為人總是說大話,一點都不謙虛,他當(dāng)時和另外三個人合稱為“文章四友”,《新唐書·杜審言傳》中記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他自恃才華超人,驕傲自滿,經(jīng)常說大話,遭人嫉恨。有一次,跟他齊名的“文章四友”的另一個才子蘇味道寫了一道判詞,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杜審言覺得自己的才華大,看一眼之后就說味道必死。別人一聽嚇壞了,說蘇先生身體很好,他怎么會死呢?杜審言說:“彼見吾判,且羞死。”那是因為我沒寫,如果我寫了這判詞,讓蘇味道看見了,他會羞死的。他經(jīng)常跟別人說:“吾文章當(dāng)?shù)们⑺巫餮霉,吾筆當(dāng)?shù)猛豸酥泵妗?rdquo;我的文章寫得好,好到好比我是官,屈原、宋玉得在旁邊站著,只能做我的部下;我的字寫得好,好到王羲之看到都得給我磕頭。后來,他生病了,很多人都去看他,臨死前他還說了一句大話,“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我在這個世界上混得不好,主要是運氣不好,我也不想說什么了。最后還不甘心說了一句大話,“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我在這個世界上運氣不好,也不太想活,活著沒什么意思,我活著把你們給“壓”死了。你們沒法出頭,我現(xiàn)在死吧,對你們也是一個安慰,只不過我不甘心,因為沒有人能夠接我的班啊!我們從這些例子中就可以看到,杜審言是一個多么自大和驕傲的人,相信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人。生活中,只要你有真才實學(xué),品德高尚,那么即使低調(diào)一點別人也會知道的,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莎士比亞曾說:“一個驕傲的人,結(jié)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自己認(rèn)為自己很厲害,也總會有比你更厲害的人。謙虛才能使人進步,因此我們要謙虛做事,低調(diào)做人,將謙虛用于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并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去感染更多的人,學(xué)會謙虛低調(di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