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她是復旦大學的博士,是一名留學博士,是一名復旦大學的講師,也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她在事業(yè)剛剛起步的時候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經(jīng)過一年多的治療最終不幸離世。在患病治療的過程中,她寫下了一年多的病中日記,收錄在《此生未完成》這本書中。該書記錄了于娟身體被病魔不斷折磨的過程,仍然思考著、探尋著活著的意義。她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感染著每一位讀者。
特別讓我感動之處在于她是年輕母親的榜樣,雖然她做母親的時間并不算長,但是她在患病期間所堅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令人萬分欽佩的。面對患病期間的疼痛,化療放療中幾經(jīng)生死,各種并發(fā)癥不斷地折磨著她,她都不曾想過放棄,只是簡單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堅強的母親,愿自己能夠能為孩子的驕傲,她選擇了堅持。她在文中這樣寫道,“哪怕讓我那般痛,痛的不能動,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國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愿意的。”每每讀到這里我的心里一陣酸楚,如此單純的一個愿望,對她來說卻是奢望。病痛的折磨和治療的摧殘,沒有讓她掉眼淚,然而當聽到兒子土豆奶聲奶氣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的時候,她卻淚流滿面,不能自已。
在《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的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感謝于娟,通過她的日記讓人們重視健康,重新審視活著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