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凡孝子,對父母的年歲、生日是不可不知道的,每過一年,就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同時也為他們又衰老了一歲而憂心。
想來慚愧,未學這篇文章前,自己也曾于某個年月不清楚父母的生日。俗話說: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倒是父母永遠都記得子女的生日,子女卻常常不記得父母的生日。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們做子女的應該珍惜父母在世的時間,由于歲月的流逝,我們每個人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應該適時孝敬父母。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父母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予了子女卻不求子女的任何回報,而我們又給予了父母多少回報呢?
鴉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記得每次我想回家時便打電話給母親,母親都會親切的詢問自己想吃什么。快到家時,便會望見母親已站在家門口等我。而每次生病時,母親更是百般照顧,這就是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伴隨著成長,自己也終于成了一位母親。望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體會到父母將自己撫養(yǎng)長大的艱辛與不易。及此,便從思想行動上學會感恩他們。比如,記著母親愛吃辣,父親愛吃甜。每次回家分別給父母帶點喜歡吃的食品。每到時季給父母記著添置換季的衣服。出門在外經常給父母打打電話噓寒問暖,晚上在家的時候打點熱水給父母洗洗腳。在節(jié)日里給父母準備一些禮物,幫父母干點家務,盡可能地;丶铱纯磁闩愀改浮C看嘶丶叶紩改阜窒碜约涸诠ぷ魃祥_心的故事以及自己和睦的小家庭,從而使父母不為自己而擔心。
點點滴滴顯孝心,孝心也顯現(xiàn)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父母不期望子女有多大的作為,一個顆寶貴的孝心便會讓父母欣慰許久。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行孝不只是記得父母的生日。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我們所能讓父母在衣食上無憂、思想上無慮。更以此感知我們的下一代,弘揚孝心,傳承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