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總務處組織教職工學習《論語》等國學精粹,旨在倡導大家積極學習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對儒家文化的潛心研讀,我的學習觀也在逐漸養(yǎng)成。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不論男女老少,學習是提高自我修養(yǎng)、強化自我能力的唯一途徑。
論語中好學、勤學、善學的典故感染了我,作為一名宿舍管理員,我也可以將這些學習方法用于我日常的工作中,做到事半功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句話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時常溫習,反復研究,便會有不同的收獲。因此,立足于本職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反復對同一問題進行探究,便會在平凡的崗位取得不凡的成績。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rdquo;。
孔子的這句話受到許多人的贊賞。他如此博學,還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精神十分可貴。但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還要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于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yǎng)性、增長知識,對于提高宿舍管理人員的思想水平和服務水平,都是有益的。
在我看來,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yǎng)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同時,這句話也體現(xiàn)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加強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條件。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一句話的意思為: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說明了學習與思考是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只學習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學習也不行,只有將二者正確地結合起來,做到學中有思,思學結合,才能真正將所學的東西理解徹底,才會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論語中的這三句話切中了學什么、如何學、為何學的要害,正確的學習觀有利于君子境界的建立,“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告誡我們在工作學習不如意時,別總是怨天尤人,埋怨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是懷才不遇,大材小用,不從自己方面去想,只是埋怨別人,對工作學習采取消極態(tài)度,這就是“求諸人”,而一個人在社會中立身的根本,還在于自己有無能為人所知、所用的德和才,所以,“求諸己”才是工作學習中立身處世的根本立足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