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感情,最微妙,人亦如此。平平順順的情況下,都等閑視之,淡淡如水。愈是艱難險阻,愈是反激出無怨無悔的摯情。報國無門的憂愁、相思之情的煎熬、收獲之際的喜悅……往往都成了焠練感情的火焰。俞焠練,俞精純,俞是至死方休。情,有無數(shù)種,我以為最簡明的是——五倫。
君臣之忠
三國亂世,就數(shù)諸葛孔明智慧與忠義并存。劉備親自前往隆中,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相見后,共赴大計,他提出的《隆中對》成為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章武三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托付后事,說:“若將來劉禪不忠不義,你可取而代之。”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諸葛亮率軍南征雍闿、孟獲,北伐祁山。建安七月,遣陳式攻武都。建安八年,大破魏后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建安十二年,據武功五丈原,屯田于渭濱,與司馬懿對于渭南,長期駐扎,但諸葛亮卻因過于操勞而病重。八月,便病故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他一生忠于蜀漢政權,建功立業(yè),以克服中原為己任,重用人才費祎,董允,姜維,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對后漢江山無半點覬覦。正如《出師表》所述:“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中道奔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父子之恩
眾所周知,帕帕羅蒂品牌以獨特的口感,堅持不懈,不斷追求新鮮的動力傳遞愛與夢想,與消費者建立起美味的橋梁。這背后的故事更讓人意味深長。許多年前,馬來西亞的一個小鎮(zhèn)上住著一戶普通人家,夫妻倆望子成龍,盡管學費高昂,最終還是決定送兒子出國留學。慈愛的父親希望兒子健康快樂,工作之余便會烤面包給兒子吃,兒子吃過后還會帶給同學一起品嘗。香甜的美味大受歡迎,父親也倍受鼓舞。為了給兒子積攢學費,父親便以烤面包為生,他精湛的手藝不僅風靡全鎮(zhèn),還受到外來人的青睞。很快,父親的手藝聞名全國,幾年后,兒子考入國外名校深造,實現(xiàn)了父母多年的夢想。兒子為了報答父親的恩情,便把這種面包命名為“PAPPAROTI”—帕帕羅蒂,意為“爸爸的面包”,2003年第一家以“PAPPAROTI”命名的面包店正式誕生。
夫妻之沫
縱觀歷史,夫妻千萬,漢文帝后妃之儉、唐太宗長孫皇后之賢、明太祖馬皇后之諫、明穆宗李皇后之嚴……對國家產生了極其良好的作用。漢趙飛燕之亂、晉賈南風之悍、北齊胡后之淫、清慈禧之毒卻禍國殃民。她們出身不同,素養(yǎng)各異,在歷史上各顯風采,可每每讀到虞姬楚帳飲劍,便潸然淚下。垓下戰(zhàn)場項羽大帳中,項羽的寵妃虞姬焦灼地徘徊。戰(zhàn)場上,楚漢兩軍激烈的廝殺,它一直跟隨項羽,歷經多次大戰(zhàn),但像今天這樣的場面,她有些坐臥不寧,翹首眺望,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項羽步履匆匆,神色懊喪,看他的神色,虞姬便明白一切。見項羽總是心事重重,她便備好酒肴,與項羽帳內對飲,以撫慰他戰(zhàn)敗的心理。楚歌響起,項羽正要迎戰(zhàn),不料虞姬早已痛下決心,不愿成為累贅,趁項羽不備,猛然間從他腰間抽出佩劍,向自己的頸下一橫,頓時,便倒在血泊里,愣了片刻,項羽伏尸痛哭起來。不知不覺,我已淚流滿面,虞姬忠于項羽,死為知己的高尚情操是背離項羽而投靠劉邦的黥布所不及的。他們不是夫妻卻勝似夫妻,與六宮粉黛,后宮佳麗相比,他們相濡以沫,忠于愛情的精神更勝一籌。
兄弟之足
我喜歡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欣賞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贊美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更欽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桃源三結義。那日,張飛將殺好的豬肉放進井里,防止腐爛,為保萬無一失,便在井上蓋了塊千斤大石,寫上“誰能揭開石板,可拿走好肉一刀!”不料,南邊來了個賣綠豆的關羽,此人力大無窮,揭開大石,取出豬肉,分予百姓。張飛聽說此事后,十分憤怒,要與關羽道個一清二白,于是,兩人兵戎相見。他將一切盡收眼底,思索著這兩人都非等閑之輩,若將此二人收下,日后定有大用,于是他上前一把攥住關羽的胳膊,一把攥住張飛的胳膊,將兩人一龍分二虎。頓時,他兩連聲叫好,忠心佩服,此人便是劉備。劉備向張飛關羽講述他的少年不得志,三人心生感慨,為成劉備之才,張飛關羽一心扶持,因三人意氣相投,便在張飛莊后那花開正盛的桃園里,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性兄弟,此后三人情同手足,戰(zhàn)呂布撫百姓,成為中國歷史上永久的傳說。
朋友之誼
梁秋實在《談友誼》中提到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是極其重要的一倫。顧名思義,友誼就是人們在交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情感。不言而喻,高山流水,知音難覓最能體現(xiàn)我對此的理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欣賞,伯牙彈琴時想著登高山,鐘子期高興的說:“彈得真好呀!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呀!我仿佛看到了汪洋大海。”每次伯牙彈琴,鐘子期定能從中感悟些什么。有一次,兩人在泰山北面游玩,正是盡興,天下暴雨,于是兩人來到大巖石下躲雨,伯牙心感悲傷,便拿琴彈奏,先是彈連綿細雨,后是彈大山崩裂,無論是陽光照耀,還是寒風凜冽,無論是春意盎然,還是七月流火,鐘子期都感同身受,伯牙起身感嘆:“好呀,你能想象出我彈琴時所想的意境,我的琴聲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你的耳力!”自此,《高山流水》也成為知音難覓的代名詞。
感情是一部電話,當我們等待來電時,它總是沉默,不經意間,它又出人意料的響起。這樣,我們常常會錯過另一端傳來的最甜蜜的問候,但我知道,即便若隱若現(xiàn),它一直與我為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