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強調:“看清形勢,適應趨勢,發(fā)揮優(yōu)勢”。習主席的這三個勢指向明確,內涵深刻。對國際,國內各個行業(yè),每個團體都具有強有力的指導意義。
別的我們自不用說,我們只從我們的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這塊說說我的感觸。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走向國際,融入國際,佇立世界,引領世界。形勢要求我們不斷的提升教育,開拓教育。教育走向寬厚與重深。歸根到底是全民意識與尖端人才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推進以適應國內和國際的迫切需求。
世界文明史表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隨著文化的崛起。在我們大學公共系列教材《形勢與政策》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特質,也是國家和政黨的精神旗幟。物質和文化相互影響,文化不但是上層建筑內容,也是各種體制、機制、制度、法律的黏合劑,沒有先進文化黏合的上層建筑是松散的、脆弱的。經(jīng)受不住風吹雨打和地質災害,沒有先進文化引領的經(jīng)濟基礎也是低效和脆弱的。文化如航道上的航標,在茫茫黑夜中為航行者指引前進的方向;文化如行進中的旗幟,給隊伍凝聚力量。古往今來,一個國家和民族是否擁有先進的思想文化,就決定了這個國家是否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否能夠在歷史長河中書寫千秋偉業(yè)。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因而構建一種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近而能夠引領人類文明的核心價值觀文化體系是至關重要和十分必要的。
習主席說看清形勢,對我們來講形勢是什么?形勢就是不斷崛起中的大中國。隨著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一步一步實實在在的足跡,中國將剛勁的矚立于世界,并且將引領世界。我國已經(jīng)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一個個新領域的開發(fā),經(jīng)濟強國,科技強國,軍事強國之夢正在幾夢成真。黨中央也早在2012年8月8日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個字的核心價值觀體系從國家政府層面,社會大眾層面以及公民個人層面明確介定正確價值取向。以打造核心價值一體的“文化意識”體系。也就是構建大中華文化和意識體系吸引力。以使中華五千年文明無愧于人類,無愧于先祖,讓人類共同享用這種意識的吸引力和聚凝感。
全民國家核心文化意識的提升,首先當先從教育領域,其次再從教育領域精打錘煉的正準的國家民族文化意識行為規(guī)范發(fā)起全社會全國整個民族體系的推動引導與提升。為了更精準的實施全民族的核心價值文化意識,黨中央國務院從懲治腐敗,從嚴治黨立求三嚴三實做人做事的黨政領域著手。同時又在2017年1月25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致立于全面夯實全民族的核心價值文化意識體系,承接祖訓,不忘初心,真正讓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耀光全人類。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學院在2015年在大學教程就設列了國學教育課程,2016年全學院教職工全面鋪開《大學》、《中庸》等國學學習熱潮。這從某些方面可以窺見我們學院制學團隊意識的前瞻性和國家民族責任的擔當心。今天學習傳統(tǒng)文化,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已經(jīng)形成一種常態(tài)和自覺。這些也正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宏大。因為每個人都是一顆智慧的種子,只要我們認真,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弘揚傳統(tǒng),不忘初心,夯實核心價值意識基礎將成為整個社會的風潮主流。
意識的奠定是一個宏大而長遠的工程。他不像我們實體建設工程,功力與效益呈現(xiàn)的很快。他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他是非物質的、意念類的。在意識工程領域構建者首先要具備清明心與前瞻性,其次還需要認真審定每一個項目。甚至一句話,一首詩,一篇文章該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使用都要恰到好處。古人有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夯實發(fā)展所需的文化意識底蘊。那可不是栽一棵樹,樹一個人那么易然,尤其在社會多元化,經(jīng)濟全球化的現(xiàn)代社會,各種風潮,千萬類別思維意識,蕓蕓眾生。作為教育行業(yè),作為教育人。我們肩負的重任很重。我們要行的路還很長。可謂任重而道遠。正因此我們必須時刻飽滿精神,認真細心,廣開智慧。走實做好每一步,每一事。有一位學者對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這樣的介定:“傳統(tǒng)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修養(yǎng)、這自覺、這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這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也是共產黨人建黨立志之初的初心。“共產主義理念”(實現(xiàn)人類終極目標人人平等)的核心意識,也是現(xiàn)代中華提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呼喚的意志依靠。時代給予我們無限的機遇,也同時給我們肩負上沉重的責任。我們需要奮發(fā),我們必須奮發(fā)。終南湖的鐘聲又在耳邊響起,這鐘聲示意我們時不我待,同時這鐘聲又似乎有一種厚重的合力,讓我們感知一種來自于整個民族的力量。在走向世界在呵護全人類。值此我們當響應趨勢,發(fā)揮我們已有的優(yōu)勢,為祖國的圓夢,為民族的復興,做好全民意識的厚基。與精英意識的引領。我們也就無愧于此生斯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