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輔導員會遇到很多貧困生,有的同學由于家庭經(jīng)濟以及自身、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來到大學之后表現(xiàn)出各種心理問題,如嚴重自卑,過度自我封閉,過分自尊和敏感,依賴心理嚴重,有不良的攻擊行為等等;但還有另一種情況是:心理比較健康,生活態(tài)度積極樂觀,雖然學習成績不佳,但是態(tài)度端正、十分刻苦,與同學相處也比較融洽。然而,這類同學的身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過于要強,爭強好勝,在評定獎學金、助學金的時候,盡管自己不符合標準,還是以家庭困難為理由,不厭其煩地向輔導員表達自己要得到此類獎、助學金的想法;不懂得尊重、理解輔導員老師的工作,提出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就會在同學面前表露出對輔導員老師工作的不滿,由此和自己的輔導員關系很糟糕。
對于心思敏感、細膩的同學,單純地圍繞“貧困”這一問題與其交流,不但不能取得效果,還會挫傷他的自尊心,因此需要通過有意義的活動,如班會、文體活動等,培養(yǎng)他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身心素質;另外,多與其談人生、談學習,潛移默化中給予其思想上的觸動和熏陶。還可以聯(lián)合、發(fā)動班級同學、班級干部,關懷他的心靈。由于他的自尊心很強,對于同學和老師物質上的幫助比較抵觸,對他的精神上的幫助比物質上的幫助要有效得多,使他的心靈能夠獨立自強、健康成長來說也是長遠之計。此外,學業(yè)上的指導和勤工助學相結合。注重學習,加強專業(yè)能力,為將來的就業(yè)打好基礎;同時介紹勤工助學工作給他,解決當前的經(jīng)濟困境。如果有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情感上的扶助,而要在物質上幫助他和他的家庭渡過難關。發(fā)動同學捐款、向學校請款支援,減輕他和他的家庭經(jīng)濟負擔。借著這個契機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指引、幫扶工作,對他的身心成長也具有重要意義。
【反思】
1、貧困生的幫扶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課題,如何以正確的思路、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貧困生至關重要。如果單純地同情他們,只會傷害他們本就脆弱的自尊心;但是如能采取側面引導,學業(yè)指導、勤工助學、班會及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從整體上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幫扶。
2、不是所有的貧困生都有心理問題,大多數(shù)的貧困生心里還是比較健康的,絕不能戴有色眼睛看人。部分貧困生表現(xiàn)得內向、自閉、自卑,言語表達能力也比較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貧困生都是如此。面對個體,必須擺正心態(tài),不能一聽到“貧困”二字,就認為該學生有問題。當個體學生身上存在需要改善的問題時,積極面對,幫助其完善自我。
3、對于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要得當。面臨突發(fā)事件時,要妥善處理,及時向學校匯報,對同學進行指引和幫扶,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4、對于貧困生的幫扶是一項有計劃性的長期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反復、會感受到對方的抵觸、會因為貧困生幫扶體系的尚不完善而感到壓力重重。但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學生減輕經(jīng)濟上的壓力,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在學業(yè)上給予關懷和指導,幫助其真正實現(xiàn)自立自強、健康快樂成長。
15級輔導員 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