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我國國學經(jīng)典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集中國幾千年文明智慧經(jīng)驗和道德風范的經(jīng)典精華。全書共33章,分為《序言》、《中庸章句》序和《綱領(lǐng)》、《知人》、《正心》、《正心》、《修身》、《審問》、《明道》、《正心》、《正心》、《明道》、《正心》等。
有幸在工作之余能學習此經(jīng)典巨著,學習后使我深受啟發(fā)和教育,并得到鼓舞和鞭策:該書已經(jīng)達到了至善至美、爐火純青、游刃有余和通觀洞察古今的最高的藝術(shù)境界,為全世界、特別是為中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無窮的智慧力量源泉,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力。其中高度濃縮和概括了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和東方的“仁、義、禮、智、信”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道德精華,充分地凸顯了出了中國古代圣人的聰明智慧和力量,使學習者獲得了人性修養(yǎng)和道德風范的真諦,在“古為今用”和去偽存真、取長補短和去粗取精的揚棄中而找到了正確的道德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觀。
所謂的中庸,就是永遠恪守中正之道。一個人的一生,只有選對了人生的正確道路,才能夠為實現(xiàn)人生理想和最高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而要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和目標,就必須要永遠恪守中庸正確之道,努力做到誠實、勇敢、團結(jié)、拼搏,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走正確的、光明正大的金光大道,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努力達到為人類共同和諧幸福而謀幸福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境界。學了中庸,就要靈活地應(yīng)用中庸,在水滴石穿和繩鋸木斷的中庸中敞開博大的心胸,在忠誠、寬恕、博愛、克制、忍耐中不斷修正錯誤,在天人合一的和諧中庸中創(chuàng)造出理想的大同世界。
讀《中庸》這部厚重的精神文化寶典,讓我收獲了很多古代精神思想文化的寶貴財富,《中庸》就是啟迪人們心靈和獲取智慧的重要發(fā)寶,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是鼓舞人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奮發(fā)向上、奮力拼搏,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的志向的廣闊平臺,是我們修身立德、培養(yǎng)美好情操和品德的厚重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