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已經(jīng)大半年了,學校一直非常重視新入職老師的學習和發(fā)展,4月份有幸被學校選定參加陜西高校第二屆新入職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本次培訓是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辦,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參加培訓。
2017年4月6日,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去參加第一次培訓,本次培訓是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老師主講,題目是:教學策略與技巧,說實話,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很感興趣,因為作為一個新入職老師,經(jīng)常會想怎么講學生最易于接受,怎么講教學效果是最好的。于是我認認真真的聆聽了劉老師的分享,獲益匪淺,接下來和大家予以分享:
劉老師首先說:社會上有一種說法是大學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教學。這句話讓人不寒而栗,大學的首要任務應該還是教書育人,如果一個高等學府把精力都不放在教學上了,那是不是一種本末倒置?我想一定是的。
首先劉老師講到了“三基”:
(1)基本職責:隨堂聽課、答疑輔導、批改作業(yè)、上習題課和傳遞信息
(2)基本要求:責任心強、專業(yè)知識、善于溝通、學練講課和有效配合
(3)教學基本功:專業(yè)素養(yǎng)、教材處理、課堂設計、語言表達和信息技術(shù)
大家都說教師是良心活,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所以一個老師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只有愛學生、愛講臺才有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老師。當然,過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是必須的,一個老師只有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有所建樹才能做到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
其次劉老師說到了老師的“三心”
(1)愛心:愛是教育之基、愛是教育之本、愛是教育之源
(2)留心:處處留心皆學問
(3)用心:用心做事事必成
上學的時候我們在不斷汲取知識,老師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到了工作崗位上發(fā)現(xiàn)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任何時候都不過時,當了老師更應該不斷充實自己,只有讓自己有了一桶水才能夠給學生一杯水。
接著,劉老師講到了“三重角色”:
(1)編劇
(2)導演
(3)演員
用這三個角色來形容老師的身份簡直再恰當不過了,一個好的老師必須做到三位一體,提前備好課,想好講課的方法,接著就像導演一樣將一節(jié)課講的精彩,講課的時候還要像一個好演員,如何讓學生愛上這節(jié)課是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就像劉老師說的“三個境界”:愿聽、愛聽和享受。這是老師課堂上三種好的境界,有些學生想起上某位老師的課就頭疼不想去,連最基本的能去都保證不了,更別提享受了,我想這三種境界是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努力的方向。
清代袁枚說:要作為一名好老師,需具備徳識才學,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這句話放到今天同樣適用。
作為一名新入職老師,最缺乏的就是經(jīng)驗和好的教學方法,劉老師說,老師要善于運用教學藝術(shù),做好課堂設計,激發(fā)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使學生不但學會,而且要會學、想學和愛學。
總歸,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藝術(shù),教師集“編”、“導”、“演”于一身,需多方面培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