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中庸》于我而言僅僅是課本上關于“四書”的其中之一,每次歷史考試必背《大學》、《孟子》、《論語》和《中庸》,而它到底是什么?我好像并不是很清楚。
而就從今年8月25號這一天起,我從一位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搖身一變成為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的老師,每周便開始學習《中庸》。之前覺得《中庸》可能就是平庸、懦弱,而學習之后才發(fā)現《中庸》包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中庸》主張人應該樹立堅定的目標,并持之以恒的努力,自從參加了學校的入職培訓之后,全面了解了我校的辦學過程和治學理念,那兩句響亮的口號已深入人心:認真,讓我們邁向成功;敬重,讓我們告別平庸,它已經不僅僅是口號那么簡單,它更像是指導學校前行的指南針,這半年來,我看到學校做了很多努力,像組織的各類晚會、音樂會、尊師節(jié)和走過軍旅演講比賽等等,學校尚且有如此明確的目標,我們個人更應如此,我十分熱愛我的專業(yè),但是一開始我是無知也是無助的,我是老師了,我該如何面對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伴隨著無知、焦慮,我在9月8號開始了我的大學第一課,上課之前非常緊張,不怕大家笑話,緊張到流鼻血,于是我就用紙塞著鼻子走進教室。一開始覺得上課是好玩新鮮的,可是上著上著我發(fā)現自己心虛了,我怕自己給不了學生想要的,于是我就更加努力的備課、聽課、虛心求教,只為每一次課堂都對得起學生們對我的信任。
作為一名新入職老師,我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在這里我一定要感謝我校老校長、劉董事長以及學校的各位領導,當然也要感謝我所在的播音學院,感謝陳愛美院長,感謝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師,他們耐心教我,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為我是播音學院的一份子感到驕傲,陳院長帶領大家一起組織學校網絡電視臺主持人的選拔和輔導,還組織了陜西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朗誦動員會暨朗誦培訓指導工作等等!吨杏埂分鲝埲藨幸患贾L,我想在西大現代,老師和學生每一個人身上的特長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這學期我就做了很多除上課以外的事情,比如剛開學就有幸參與陜西信合晚會朗誦節(jié)目和主持的指導工作,還為我校校醫(yī)院的工作人員輔導朗誦,承蒙大家的信任,我自己也親自主持了我校隆重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暨我校老教授合唱團成立的音樂會,帶領四位同學共同主持,又要輔導又要自己上,壓力很大但很有成就感,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我準備了晚禮服,最后經過領導的熱心建議,我穿上正裝,雖然是臨時借來的,有點不合身,但是現在想想真是心有余悸,假想當時穿著禮服,學生們又穿著校服,身后站的是氣宇軒昂的老教授們,《中庸》中說的過猶不及我想便是這個道理。
學習《中庸》的過程中,對其中一句話印象最深刻,“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這句話在工作當中以及與人相處非常適用,遇到問題不急不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同事和睦相處,但是遇到矛盾也不能做老好人,而是要堅持原則,表明態(tài)度。做一個平和智慧的人。
過去的十三年我沒有參與學校的發(fā)展,希望未來的13年,23年甚至更久我可以和我們共同熱愛的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共奠基偉業(yè),歲月崢嶸,看青鵬展翼,萬里長風。
播音學院:孫宇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