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有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到西北大學參加培訓學習,當接到通知的時候我真的在心里激動了很久,作為青年教師能參加這么具有針對性且高質(zhì)量的培訓機會難得,一定會好好珍惜認真學習。在學院相關部門和領導的幫助下我順利的辦好了各種手續(xù)并于6月21日(周二)到西北大學太白校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報到。來到報到的辦公室,發(fā)展中心的老師非常認真細致地為我們講了培訓流程,包括上課和就餐地點等并發(fā)了相關資料,針對我們的問題也非常耐心的一一回答,報到過程非常順利。
22日是開班第一天,8:30-9:00是開班典禮,典禮由張華嶺老師主持,楊穎老師首先對西北大學和教師發(fā)展中心作了介紹,讓我們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石建國老師對我們提出了一些期望和要求,也談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其中有一些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石老師提到作為青年教師時間就是資本,要充分利用時間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己使自己不斷強大起來,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去做,來不得半點虛假;還提到要多看名家的書,多向名師學習等。我還了解到參加培訓的還有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高校的老師,能跟這些學校的老師一起學習,說明這次培訓是對所有高校一視同仁的。我暗暗下定決心要按照石老師說的好好學習,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做到不辜負這次學習、不辜負選送學校西大現(xiàn)代對我的期望。
三天的課程都是每天兩場講座,共有六場講座,六位名師專家教授分別從不同方面進行了精彩的講解。教學安排合理得當,而且還留了學員與專家交流的時間。第一場學習就是《淺談侯伯宇先生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學習侯伯宇先生做人、做學問和做老師的感人事跡,起到了洗滌靈魂的作用,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和侯老師的學生楊戰(zhàn)營教授的詳細介紹,關于侯伯宇先生我有了較多的了解,在上課過程中包括我在內(nèi)的很多老師都多次感動落淚。
侯老師是一個關愛學生執(zhí)著教育的人,他的學生無不受到他學習上和生活上的真摯關懷和幫助,他對學生做學問要求很嚴格,程度達不到的絕不許冒進,可一旦學生的學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他就會極力推薦他們到更好的地方去學習和交流,對于一些課題和獎項也是把學生的名字排在前面,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讓學生將自家的冰箱搬到辦公室。他和家人一直住在老舊的房子里,家具也都是舊的,不是學校不給新房子,而是他擔心搬家會弄亂他的書和筆記,也是為了去學校方便。他的研究做的很好,完全可以不用帶那么多課,可是他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年近80還每年承擔大量的教學任務,每年的課時數(shù)多達600多個,這讓很多外行難以理解甚至不敢相信。
侯老師還是個很講原則的人,他堅持只準學生占老師的便宜,不準老師占學生的便宜,從不收學生的任何禮物;他的夫人跟他是一個專業(yè),可一直都是副教授職稱,只要他肯幫忙隨便一兩篇文章就能評到教授職稱,可他卻沒有。他的“侯氏理論”在物理學界影響很大,他卻很謙虛從不接受媒體采訪,不提任何個人要求,參加學術會議也從不帶家屬從不觀光旅游。侯老師更是一個純粹的做學問的人,他的參考書都是看了又看做了多次不同顏色標記,他沒有周末和節(jié)假日,每天都在為科學發(fā)展進步而努力,甚至他的獨子獨孫不幸離世后的第二天他還是默默的投入到工作中。為了更好的專注研究,他婉拒了多種行政職務,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學,他很愛看書,經(jīng)常邊走路還在邊看書,甚至手術前在輪椅上他還在看書。侯老師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我想自己要是能做到他的一二分也許就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和收獲,所以我會嚴格要求自己,長期地、長時間地堅持學習和研究,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做好教學與科研。
接下來的講座都是不同專業(yè)的老師從自己教學和科研的實際做的專題講座。有關于教學設計、慕課教學、教學示范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素質(zhì)與教育創(chuàng)新等主要內(nèi)容。有西北大學的教授也有西工大和交大的教授,他們講授的內(nèi)容不同也風格迥異,可是除了這些之外,他們也有一些共同點,也是讓我感觸很深的一些方面。首先他們對待教學和科研都懷著一顆敬重之心,不管自己的職稱和地位多么高,都從沒放棄過基礎教學,而且針對本科教學都再三強調(diào)了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賴紹聰教授就把“立人教育”放在了教學指導思想的第一位,這跟我們現(xiàn)代學院所一貫堅持的成人教育與成才教育相結(jié)合的觀念不謀而合。其次,他們都強調(diào)了科研的重要性,不是從科研與職稱晉升的關系角度講科研,而是從服務教學的角度來講。賴紹聰老師多次強調(diào)“內(nèi)容決定形式”,沒有足夠好的內(nèi)容,再好的形式也不起作用。他提出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己精心凝練的教學內(nèi)容,強調(diào)教師自身對學科的感悟是教學設計的靈魂。如果不搞科研自己對這個學科的了解都不夠深入,是很難做好教學的,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西工大的葛文杰教授也提出了以研促學和以研促教、教學科研共同發(fā)展的看法。西大的教學名師馬莉莉教授直接指出“唯有不斷更新自身認知才可能站穩(wěn)講臺”。我以前認為只要好好按教材上課就可以了,從來沒有想過搞科研,現(xiàn)在我知道我錯的太離譜了,還好參加了這次培訓,知道了科研的重要性,以后會更注意學習和研究。
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卻限于語言笨拙不能一一表述,但是我會從現(xiàn)在開始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與提高、關愛學生、認真教學,不辜負學校、不辜負自己的人生。再次感謝主辦方省教育廳、承辦方西北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更要感謝我們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給了我這么寶貴的學習機會。
思政教學部 劉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