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模村的柳總是粗中有細
站在徽州房院的邊沿
象簡潔的筆鋒
刻過畫家的骨頭
秋風生發(fā)的疼痛
令柳樹彎彎扭扭地站著
徵州人家的牌樓更加高聳
現(xiàn)代的仿木
略過了年輪的視覺
2
西遞村很矮
矮到徽派建筑的磚縫里去
細致地生活著
村外的山卻很高
高到將所有的神經(jīng)都集束起來
結一個隱略的尖峰
樹在所有能扎根的角落
枝繁葉茂
草在所有生長的田野
開花吐露
3
石板橋連接流水兩岸的人家
倒映桃模村清澈的檐角
淡墨歸舟泊門前閑靜的天光
葉落枝疏下
填不滿日子的留白
4
樹和石一樣裸出
是遠秋的骨頭
殘鴉不語微啟的門扉
聽水的條紋
向上的姿勢是硬質(zhì)的
山村 掛滿了
簡樸的紅燈
5
中國的毛筆勾勒
水墨魚梁
徽州瓦片上的現(xiàn)代
簡單得只有幾枝秋枝
依偎著緊身的屋脊
逐漸陌生
6
三清山道 無法臨摹
瘦骨的意蘊
現(xiàn)代的牙齒咬不碎古法的營造
只得并存仿木質(zhì)的棲居
路是山的腸子
源自淡墨的山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