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憶的深處,九十年代的高家村是一幅寧靜而質樸的畫卷。那是一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緩慢而悠長。村莊坐落在一片廣闊的田野之中,四周被綠油油的稻田和連綿起伏的山丘環(huán)繞。清晨,薄霧籠罩著田野,炊煙裊裊升起,仿佛是大自然與人間煙火的交融。午后,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輕拂,帶著泥土的芬芳和槐花的清香。就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午后,小山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他一瘸一拐地走進村子,每一步都顯得格外吃力。陽光灑在他的身上,光影交錯間,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單薄。他身形清瘦,面龐青澀,帶著一絲稚嫩的朝氣,但小兒麻痹癥的后遺癥,讓他行走時微微傾斜,仿佛隨時會被風吹倒。然而,他的脊背卻挺得筆直,眼神中透著倔強與堅定,仿佛在訴說著一路的艱辛與對未來的憧憬。他叫韓軍,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伙。他的到來,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悄然在村子里掀起了漣漪。 韓軍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山區(qū),家境貧寒,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他的童年充滿了苦難。在他很小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走了他健康的雙腿,留下了小兒麻痹癥的后遺癥。從此,他的生活與常人不同,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zhàn)。他的父親是個沉默寡言的男人,一生都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卻始終無法擺脫貧困的陰影。母親則是個溫柔而堅韌的婦人,盡管生活艱難,她總是盡力給韓軍最多的愛。然而,生活的重擔和貧困的壓力,讓這個家庭喘不過氣來。韓軍從小就明白,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田野里奔跑,也不能像哥哥姐姐那樣幫忙干農(nóng)活。他的存在,似乎成了家庭的負擔。隨著年齡的增長,韓軍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他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奔跑,渴望為家里分擔一些壓力,但他卻無能為力。他的哥哥姐姐們常常在背后抱怨,父母也時常因為他的病情爭吵。韓軍知道,他不能這樣下去,他必須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有一天,他偶然聽到村里人說起“手藝人的活兒”,說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能養(yǎng)活自己。那一刻,他的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決定學習一門手藝,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然而,這個決定并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他的父親認為,一個殘疾人學手藝是浪費時間,還不如早點認命;他的哥哥姐姐則嘲笑他不自量力。只有母親,用她那溫柔的眼神看著他,沒有說話,但韓軍知道,母親是支持他的。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后,韓軍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離家出走。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收拾了幾件衣服,揣上母親偷偷塞給他的幾塊錢,踏上了尋找未來的路。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知道,他不能繼續(xù)留在那個讓他窒息的家。他要靠自己的雙手,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廢人。 韓軍走了很久,直到雙腳磨出了血泡,直到夜幕降臨,他才在一個叫高家村的小村莊停了下來。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一瘸一拐地走進村子,四處尋找可以落腳的地方。他的衣服已經(jīng)破舊不堪,臉上滿是灰塵,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村子很安靜,只有幾盞昏黃的燈光在遠處閃爍。韓軍拖著沉重的腳步,圍著村子來回轉悠,自卑與靦腆讓他始終不敢張口,眼見夜幕來臨,他耷拉著臉來到一戶人家門前。他鼓起勇氣,敲響了那扇木門。門開了,一個憨厚的大叔出現(xiàn)在門口。大叔打量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看到他腿腳不便,臉上露出一絲憐憫。“小伙子,這么晚了,你這是要去哪兒?”大叔的聲音很溫和。韓軍低下頭,輕聲說道:“大叔,我……我想找個地方落腳,我和家人吵架了,不想回去了。”大叔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嘆了口氣,說道:“進來吧,我家二樓有一間空房,你要是不嫌棄,就先住下。”韓軍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艱難地邁過門檻,心里充滿了感激。 房東大叔名叫老李,是個善良而樸實的農(nóng)民,村里的老好人。家里沒有兒子,磕磕絆絆供出來兩個大學生,如今兩個女子也都已經(jīng)出嫁,生活上還算過的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著村里周圍的鄰居們相繼蓋起了二層或是一層半磚混房,他們家的土坯房略顯破舊,嚴重影響整體觀感。本已是黃土埋到脖子根的人了,原本想想有地方住就可以了,比起五六十年代的窮日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天花板上了,人嘛要知足!可胳膊擰不過大腿,年輕人好面子,他們老兩口在女兒的再三催促支援下隨波逐流,一起咬咬牙勒緊褲腰帶蓋起了二層磚混房。面對韓軍的突然到訪,盡管家里并不富裕,說不上一貧如洗但看到韓軍可憐,便毫不猶豫地收留了他。來了就是緣分,畢竟自己也老人了,都是窮日子過來人,也算積德行善吧!老李眼淚巴巴的將韓軍迎進了門。 老李知道韓軍腿腳不便,收租金時從不計較,有時二十元,有時三十元,全憑韓軍的心意。老李常念叨:“這房子空著也是浪費,能幫就幫一把吧。”在老李的幫助下,韓軍漸漸安頓了下來。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他知道自己必須找到一份能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他想起小時候聽到的那些關于手藝人的故事,決定從修鞋開始。修鞋不需要太多體力,只需要耐心和技巧,這正是他所需要的。幾天后,韓軍在村里的中學門口擺起了修鞋攤。那是一張破舊的桌子,幾把磨損的工具,便是他的全部家當。他每天清晨都會早早地來到攤位,坐在那里,等待顧客的到來。起初,村民們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并不感興趣。他們看著他一瘸一拐的身影,心中充滿了疑惑。一個跛腳的年輕人,能修好鞋子嗎?然而,韓軍并沒有因此而氣餒。他用最專注的眼神,最虔誠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顧客。他細細打量著每一雙鞋子,仿佛能聽見它們背后的故事。他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一針一線地縫補,小心翼翼地涂抹膠水,力求讓每一雙鞋子都能恢復如初。夜深人靜時,韓軍借著昏黃的燈光,反復練習針法,研究不同材質鞋子的修復方法。他的手指常常被磨出血, 韓軍修鞋的手藝愈發(fā)嫻熟,他的攤位前漸漸有了人氣。來修鞋的顧客形形色色,鞋子也千奇百怪。有學生們沾滿泥土、踢得破破爛爛的運動鞋,鞋面開膠,鞋底磨損嚴重;有村里大叔們厚重的膠鞋,鞋幫被農(nóng)活劃破,沾滿了黑色的機油;還有年輕姑娘們精致的皮鞋,只是鞋跟不小心折斷,或是鞋面被刮出一道傷痕。 面對每一雙鞋,韓軍都全神貫注。他會先仔細地檢查鞋子的破損處,輕輕撫摸著材質,心中盤算著修復的方法。對于運動鞋,他會先用刷子把鞋面的泥土刷干凈,再用砂紙打磨開膠的部位,讓膠水更好地附著。涂抹膠水時,他手法均勻,不滴不漏,然后用夾子夾緊,等待膠水干透。修大叔們的膠鞋時,他得使出更大的力氣,用粗線一針一針地縫補,每一針都縫得結結實實,針腳細密整齊。而修姑娘們的皮鞋,則要更加精細,他會挑選顏色相近的皮革來修補刮痕,再用特制的工具將鞋跟重新固定,確保修好后的鞋子美觀依舊。 為了贏得村民的信任,韓軍沒少花心思。他常常主動提出為一些年紀大、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修鞋。每次有老人拿著鞋過來,他總是滿臉笑容地迎接,扶著老人坐下,還會貼心地倒上一杯熱水。修好鞋后,他還會幫老人把鞋穿上,問問合不合腳。對于鞋攤旁邊一些家里有急事老人,韓軍就會背上工具包,上門服務。無論是小修小補,還是其他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不排斥拼著勁的干,從不抱怨,大家都被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常拉著韓軍的手不停地道謝。 韓軍喜歡看書,像個書癡。村子里的孩子們也特別喜歡韓軍。放學后,他們常常圍在韓軍的攤位前,看他修鞋。韓軍會一邊干活,一邊給孩子們講一些書里面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滿是好奇和向往。有時候,孩子們會調皮地問韓軍一些奇怪的問題,韓軍總是耐心地解答。遇到哪個孩子的鞋子開線了,他會馬上放下手中的活,免費幫孩子縫好,還會叮囑孩子要注意安全,別把鞋子弄壞了。 晚上回到住處,韓軍不顧一天的疲憊,依然會在昏暗的燈光下練習手藝。他會拿出白天修過的鞋子,仔細回顧修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思考如何改進。他不斷嘗試新的針法,新的修復技巧,拿一些廢舊的鞋子反復練習。房間里堆滿了他練習用的鞋子和工具,燈光下,他專注的身影顯得格外堅定。 韓軍的修鞋攤也遭遇過不少困難。遇到下雨天,雨水會打濕他的工具和修好的鞋子,攤位也變得冷冷清清?耧L呼嘯時,他的遮陽棚常常被吹得搖搖欲墜,有一次甚至被直接吹倒,工具散落一地。還有一回,他的修鞋機器突然壞了,這可是他最重要的謀生工具。韓軍心急如焚,四處打聽修理機器的地方。他拖著殘疾的腿,村子里外跑了一遍,才找到一位會修機器的師傅。師傅看他可憐,僅僅收了更換配件的錢,臨走時,他轉身連鞠三個躬。 盡管生活艱難,但韓軍也收獲了許多溫暖。村里的王嬸經(jīng)常會在韓軍忙得顧不上吃飯時,給他送來熱乎乎的飯菜。王嬸總是笑著說:“孩子,別餓壞了身子,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 有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房東老李見韓軍穿著單薄,便把自己家里的一件厚棉襖拿給了他。老李拍著韓軍的肩膀說:“這大冷天的,可別凍著,穿上這個暖和。” 逢年過節(jié)時,韓軍雖然獨自一人,但村民們總會邀請他去家里吃飯。在熱鬧的氛圍中,韓軍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擅慨斠股钊遂o,他躺在床上,心中還是會涌起一絲孤獨,他渴望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一個能陪伴自己的人。 隨著韓軍的名聲在周邊村子傳開,他的修鞋攤生意越來越好,業(yè)務也逐漸擴大。他開始學習修拉鏈、修皮包等新技能。為了學習這些,他省吃儉用,買了相關的書籍和教學錄像帶,一有時間就鉆研學習。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四處打聽,去請教城里的老師傅。慢慢地,他的攤位上不僅有修好的鞋子,還多了許多修好的皮包和拉鏈。 為了能更方便地進貨和上門服務,韓軍決定買一輛電動三輪車。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他開始拼命攢錢。他減少了自己的生活開支,每天只吃最基本的飯菜,衣服破了也只是縫縫補補繼續(xù)穿。經(jīng)過大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攢夠了錢,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當他開著新車回到村子時,村民們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他開著三輪車,風里來雨里去,為村民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在一次進城進貨的途中,韓軍遇到了一個女孩。女孩在一家商店工作,韓軍去店里買修鞋材料時,兩人聊了起來。女孩被韓軍的堅韌和努力所打動,韓軍也被女孩的善良和溫柔吸引。此后,韓軍每次進城都會去找女孩,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后來,女孩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來到村子,和韓軍結了婚;楹,兩人相互扶持,日子過得溫馨而幸福。 孩子的出生給韓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責任感。當他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看著那小小的臉龐,心中滿是感動和喜悅。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韓軍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省吃儉用,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他又把原來房子旁邊的套間租了下來,專門為孩子布置了一個溫馨的學習房間,雖然房間不大,但他精心挑選了書桌、椅子和臺燈。他希望孩子能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韓軍陪伴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教孩子走路、說話,給孩子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他看著孩子一點點進步,心中充滿了驕傲。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他決心要用自己的雙手,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回顧韓軍的奮斗歷程,他在貧困和殘疾的困境中,從未放棄過對生活的希望。他憑借著自己的堅韌、努力和善良,贏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任,也收獲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他的精神品質,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 如今的韓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原本的修鞋攤已經(jīng)擴大,業(yè)務量也增加了不少,開始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隨著周邊工業(yè)園的興起,他已經(jīng)計劃著在村子里開一家小型維修部,修鞋、修衣服、修自行車、配鎖配鑰匙......將來還要為孩子們買房。他感悟到,生活或許會有苦難,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就一定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韓軍在心中默念著,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zhàn),去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聯(lián)系電話:18891781085(同微信) QQ:282692659 通訊地址: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大道中段付6號寶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