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采訪時間:2017年4月13日
二、 采訪地點:國學社辦公室
三、 采訪人:漢文1504 劉佳
被采訪人:國學社社長趙園
四、 采訪內容:
國學,是雅正之學,是徹悟之學,是中國人智慧的根基。而國學經典中直達高境者,更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悟解與性靈。中華民族是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文化歷史的古國,古人流傳能延續(xù)至今的思想不僅對于今天社會的發(fā)展有益,而且對于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國學發(fā)軔于先秦經典和諸子百家之學說,經長期的歷史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和學問體系。當整個人去投入到這一體系中去暢覽、呼吸,你會好像看到歷史源頭的諸子百家在向你頷首、解析,這真的是一種難以言語的妙境。
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在辦學領導者——老院長劉家全的清醒認識下,自建校初期我院就十分重視對同學們的國學教育。我院內涵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國學的傳承。在給各專業(yè)的同學們增加國學必修課的同時,尤其注重國學禮儀教育。為此我院專門設置了一系列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如將儒學代表人物孔子的誕辰設為“尊師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夕設立“尚賢節(jié)”,每學期上課同學們都要向老師行“中華鞠躬禮”,每位同學都要經歷的“成人禮”等。此外,我院在2017年還專門開設了國學班為同學們提供學習國學的好條件。
在“國學熱”持續(xù)高漲的今天,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對于國學到底有怎樣的認知呢?社會各界在呼吁我們要學習國學,重溫古人的智慧,學習古人的優(yōu)秀品質的時候,大學生又是怎么學習國學的呢?
本次,我們有幸采訪到了現(xiàn)任國學社社長趙園。我們在國學社的辦公室完成了本次采訪。
問:1、作為國學社的社長,你對國學有怎樣的認識和了解?
答:國學是我國五千多年以來的精華部分,也是一個民族靈魂之所在。對于我來說,我覺得國學對一個來說很重要,它涉及到生活的方面很廣,對人的幫助很大。
問:2、你認為學習國學知識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是否有用?為什么?
答:有用,當今社會物欲橫流,大學生的處境日益艱難,很多人都被社會帶偏了,已經對于學術研究很多都懈怠了,他們日趨庸俗化因此幫助和指導當代大學生是當務之急,而國學里面的精華部分正好可以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問:3、你所知道的我院推廣國學的方式和活動有哪些?
答:每次晚自習的國學宣導時間,以及設置國學宣導員為班委,以及國學社的日;顒,都能很好的宣傳國學。
問:4、你認為學習國學對于你自身的發(fā)展有什么樣的好處?
答:首先來說可以增強自我知識文化修養(yǎng),因為國學涉及面廣大,所以需要時時刻刻學習,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對于自己來說,國學經典里的那些精華很大程度上都給我很多的支持和鼓勵。
問:5、作為國學社的成員,你認為加入國學社對于你自己而言有什么作用?
答:對于我來說,是對自己能力的進一步加強這是工作上的;其次對于的國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學術交流活動,有很大的增益。
問:6、你希望學校能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給我們普及國學知識?
答:可以多多舉辦關于國學活動,擴大參與度;開展全校性的國學學術研討,讓大多數(shù)人參與。
問:7、對于國學進校園你有什么樣的看法?
答:我認為很有必要,因為精華部分的國學,對個人的啟示很大,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問:8、國學社在大學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答:我認識是學無止境吧,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精華,我們不能丟掉這些東西,丟掉等于忘記過去,最大的意義在于與時代相集合,傳承發(fā)展,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五、 采訪總結
古人讀書的目的是求做君子,而非的利益,古人云:志在圣賢,非圖科第。古人留下的學問至廣大而盡精微,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當今社會,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國學?大了說是為了如宋代張子說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xù)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就是做中華文化的篤行者,接班人。也許會認為這不現(xiàn)實,但古圣先賢就是這樣教導我們的,中國文化是及其豐富的礦藏,但若不是經歷一番辛苦是決難有所收獲的,唐宋佛經十倍于儒家經典,可是我們的文化確沒有變成印度文化,這是因為我們有文化根基,并已經完全溶于中國文化。只有文化有根基才能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繁榮。在做圣賢。我們的文化培養(yǎng)和推崇的是圣賢,君子,完人。
做圣賢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人格追求,古往今來,推崇的人物大多是這樣的人物,比如諸葛亮,乾隆皇帝說他是古今第一完人,懂天文,曉陰陽,知兵法,明韜略。人格高尚,學問淵博。被推崇的曾國藩也是這樣的古今完人。完人是學出來的,論語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就是學習了去實踐學到的知識。做完人君子圣賢,如此才是最高的人格追求。
所以學習國學對于個人應是為了提高個人修養(yǎng),對于國家則是傳承文化基因。
當代大學生作為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更應該學習國學文化知識,提升自己,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