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也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當前,盡管廣大教師都認同課程思政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時,教師對于“為什么要開展課程思政”的認識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依舊模糊。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把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順應歷史潮流,適應新時代要求。課程是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要素,盡管它面對的是教育微觀的問題,但解決的是教育最根本的問題。
1. 如何在課程中加入思政
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老師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到底如何在課堂中給學生加入思政內容?關于課程思政很容易造成兩個極端,一種是過于明顯,以直截了當?shù)姆绞絹磔敵鏊颊䞍热,這樣可能會對部分學生會產生效果,但很容易形成“形式主義”;另一種方式就是以一種“委婉”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又會出現(xiàn)造成學生無法領會的漏洞。其實,對于課程思政最好的方式就是巧妙的和所學課程相關聯(lián),當然這是一種最好的方式,既防止了“形式主義”又不至于學生領會不到。拿藝術類專業(yè)課程來說,筆者認為最好的思政方式是利用藝術最為顯著的一個功能——寓教于樂。把思政教育內容融入藝術的“娛樂性”中,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當然這也要求老師在所謂的“娛樂”中巧妙的加以引導,將思政以“溶鹽入水”的方式融合進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
2. 在課程設計中“巧妙設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工作中除了要讓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理解,更重要的事要培養(yǎng)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而不僅是對于理論的熟記,在課堂上“巧妙設陷”,就是老師在課堂上故意設一個“陷阱”讓學生提出疑問并來推翻這個“陷阱’,這個方式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學生的成就感是刺激他們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