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提亞哥這一人物形象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分械睦先诵蜗�。作品中的老人桑提亞哥早年喪偶,無兒無女,全憑自己打魚維持生計,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總是一個人架著小舟飄蕩在大海上,他幾乎沒有任何關(guān)系。海明威把老人置身于如此簡單乃至孤獨的背景中,意在淡化人物的社會身份,從而賦予它抽象人類的象征意義,作者著力描寫的是老人與馬林魚的爭斗。
小說的開頭失敗和孤獨向老人襲來。他自言自語的說,我不再有好運了嗎?確實,出海84天沒打著一條魚,這對于一個漁夫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是非洲海邊的雄獅,黑人大力士迪馬吉奧等形象給了他力量和勇氣。理性使它沖破了藩籬,于是他堅持繼續(xù)出海。面對外形極美,力量無比的馬林魚,他先是自嘆人不如魚,接著理性又使他更加堅信,人畢竟是人,魚終究是魚,它們沒有人那么聰明。在此,理性力量使他感受到了人的尊嚴,使他燃起了理想的芬芳,后來,當馬林魚把老人逼到了死角時,他那被喚起的自我意識,像一股無名的強力支撐著他,幫他擺脫了曾有的失敗性,使他以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和前所未有的力量,投身于現(xiàn)在的戰(zhàn)斗。雖然馬林魚這個龐然大物是很難對付的,但他堅信自己比他聰明,堅信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掉,但就是打不敗他。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老人終于降服了馬林魚,在返航的途中與成群的兇惡鯊魚的搏斗是一場更為堅苦卓絕的爭斗,此時,老人面對兇惡的敵人無所畏懼,他靠著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最終戰(zhàn)勝了它。
在關(guān)于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描寫中,作者不僅表現(xiàn)了桑提亞哥作為個體的人的力量的強大,尤其突出的是,表現(xiàn)了他對人的信任的執(zhí)著,表現(xiàn)了他對理想追求精神探索的不屈不撓。
作者通過老人與海和魚的搏斗,既表達了人與自然的抗爭的大無畏氣概,歌頌了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勇敢精神,更表達了人類在不幸命運前面勇于抗爭、不怕失敗的硬漢態(tài)度,表現(xiàn)了“海明威式”的英雄面對厄運時的優(yōu)雅的姿態(tài):你盡可以把它毀滅,可就是打不敗,桑提亞哥形象是抽象人類的象征,是人類勇氣和力量的象征,也是人類無法抗拒和規(guī)避的悲劇性命運的象征。
當然桑提亞哥形象,同時也是海明威自身的精神自傳。海明威有傳奇般的經(jīng)歷,戰(zhàn)爭、磨難和創(chuàng)傷,使他不斷的感受著人的不幸與痛苦,在他的心里深處,失敗的心理和抗爭的意志是交織在一起的,他不斷地思考人的能力與命運問題,不斷體驗并證明人的意義、價值與力量,證明自己是一個永遠不敗的強者。在創(chuàng)作《老人與海》的50年代前后,海明威已步入哲學懸式的創(chuàng)作晚期,生命與創(chuàng)造力有限性考驗著他的自我超越能力,而年邁的桑提亞哥那不屈的抗爭精神,正好是海明威創(chuàng)作一貫的硬漢風格的延續(xù)和觀感,也是他生命的后期不甘氣餒,不惜追求之心智的寄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