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剛剛過去的這個雙十一,大火的網商平臺除了淘寶和京東,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也在平臺激起了不小火花。不保守的說,拼多多的每一天都是雙十一。曾經城市青年、中產階級會戲謔拼多多為“拼夕夕”、是“小鎮(zhèn)青年”的摯愛,很快在低價分享的用戶思維和病毒傳播下,拼多多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一舉拿下城市青年和中產階級,曾經的不屑變成了購物的愉悅。打開微信好友圈,如果查一下的話,會發(fā)現每位用戶有至少80%的好友都在拼多多,可見拼多多傳播之快。
那么拼多多是如何讓人從嗤之以鼻走向樂此不疲的呢?下面就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一下拼多多的傳播路徑。拼多多傳播成功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分享”的用戶思維,互聯網上商品的分享本質是情感的分享,拼多多立足熟人社交圈,通過砍價、分享等游戲互動,在砍價互動的游戲分享中,利用熟人情感帶動更多的用戶。若砍價免費拿成功,對平臺而言增加了上百個用戶瀏覽或加入平臺的機會,對消費者而言獲得了精神的快感和物質利益的滿足。即使砍價不成功,消費者也獲取了精神跌宕的刺激,這種刺激很快會轉化為下一次參與的動力。這是互聯網分享互動的核心。
拼多多傳播成功的第二個關鍵詞是“利益”。商品的低價出售是拼多多看得見的利益,而人際關系的傳播則是看不見的利益。如果一位用戶能在拼多多的砍價中成功,他其實不僅僅免費拿到一件商品,其實他拿到的更是朋友圈地位和社交圈身份的象征。只有好友多、人脈廣的人才能做到砍價成功。于是砍價成功者會獲得極大的情感肯定和情感滿足。
拼多多傳播成功的第三個關鍵詞是“游戲”。游戲思維下,用戶付出了巨大時間成本,若砍價失敗,游戲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自然會極大的激發(fā)他通過下次游戲獲取補償,這樣無形增加了用戶停留APP的時間和次數。
拼多多正是通過“分享”、“利益”、“游戲”這三個關鍵詞,抓住用戶思維,實現病毒傳播。使其用戶群體從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全覆蓋,實現用戶群體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