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了《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認真研讀了其中幾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演講和指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認知。其中《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這一篇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fā)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國家擁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中的優(yōu)秀文藝思想、文藝作品、藝術家等不勝枚舉,而這些珍寶能被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時,勢必會增強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對文化的自信心。例如2024年的春晚,給大部分國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西安分會場的表演,除了表演方式別出心裁、舞臺設計美輪美奐、演職人員盡心盡力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古典建筑、傳統(tǒng)服飾的大氣精美,二維動畫歷史人物進入現(xiàn)實的驚喜,給觀眾帶來了視覺盛宴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特別是“詩仙”李白在鐘樓舉杯高呼“但愿長醉不復醒”時,每一個中華人民的血液都激動沸騰了。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shù)不朽作品。從詩經(jīng)、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中華民族文藝創(chuàng)造力是如此強大、創(chuàng)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信。”
這也引發(fā)了我對教學的一些思考。在文學院的日常教學中,幾乎每位教師、每門課程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我們國家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所以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師而言,甚至不需要思考該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什么思政內(nèi)容比較合適,我們講的正是中華民族各個時代的作家、作品。但相應的,如何講好這些作品,如何在讓學生理解作品內(nèi)容與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文化自信、民族情懷才是更需要關心的。
只有當教師本人有極強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時,才能感染、激勵到學生。“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